黎玉的功绩是极大的,如果没有他对山东省委的重建,以及抗战前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抗日游击战争能否在山东那样快地大规模发展起来,还是个未知数。
从1933年到1935年整整两年间,山东党组织与北方局、党中央一直是失联的,是黎玉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给接上了关系。
在还没有信息高速公路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是极其昂贵的。
1936年初,河北省委书记高文华到邯郸传达北方局的决定:黎玉去山东,重建山东省委。
山东省委书记:黎玉
省委组织部长:赵健民,济南乡师支部书记。
省委宣传部长:林浩,济南高中支部书记。
组织部长和宣传部长都是年轻的山东本地党员干部,大政方针还要靠黎玉。
我们不要低估我党历史上任何一位留下名字的早期党员。我党有今天的辉煌,这些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着其不可磨灭的贡献。
高文华他们在属于自己的任职岗位里,极力促成着党的事业的发展,聚沙成塔地托举出了一个党的苦难辉煌。
先有苦难,才有辉煌。
1
黎玉去山东的经过
徐庄吃大户
1935年秋冬之际,冀鲁豫边区特委书记黎玉到山东濮县、范县巡视,并在濮县古云集徐庄支部蹲点工作。
徐庄是个穷村,座落在黄河大堤之下,常闹水灾,收成不好。这一带农民赤贫,没有饭吃,支部的大部分成员都缺粮缺衣。
河北省委指示各地发动武装斗争,成立红军。这是左倾盲动的错误决定,后来刘少奇来北方局后才纠正了这个错误。当时根据河北省委要求,特委也布置了几个县的行动,但显然均未成功。
山东王韩复榘也不是吃素的。
黎玉换了思路,他组织了穷人会。
穷人会首先对地主户进行调查,然后进行分粮、吃大户,夺取武器的斗争。斗争连续进行了两次,参加的群众都得到了粮食和衣被等物,同时还夺得了少数枪支。
此举传遍了鲁西地区。
于是,被在济南的赵健民得知了。
赵健民
徐庄农民斗争取得胜利后不久,支部有位姓徐的同志向黎玉报告了一则消息,说:有一个济南乡师的学生失掉了组织关系,想见见你。
济南乡师,即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
过了几天,这个人来到了徐庄,他就是赵健民。
赵健民是济南乡村师范的学生、支部书记,听学生们说濮县分粮吃大户斗争胜利了,心想一定有领导同志在此,所以找来了。
黎玉接见了赵健民,他详细谈了同上级党失掉关系的经过。1933年,山东省党组织遭到大破坏后,再也没有找到山东省委关系。
黎玉告诉赵健民,自己是河北省委驻冀鲁豫边区的省委代表,这次是来濮县、范县蹲点的。山东省委的情况自己不清楚,不过可以替他去问问河北省委,把关系给接上。
于是,赵健民把接关系的人名、地点留给了黎玉,并约定了代号。
然后,赵健民很迫切地提出,要跟着黎玉参加濮县的农民斗争。但黎玉没有同意,让他回济南,好好巩固乡师支部,以便接关系时,好找到他们。
赵健民的诚恳虚心和热爱党的事业的精神,给黎玉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二人一直谈到深夜,天亮以后赵健民才告别而去。
黎玉深深的理解,一位与组织失掉关系的同志找党组织的迫切心情。
省委书记骑自行车去山东
1936年初,黎玉回到冀鲁豫边区特委的驻地河北省磁县,把在鲁西濮县见到赵健民同志的情况、赵健民的要求、通信关系等报告给了河北省委。
一个月后,河北省委书记高文华来到邯郸一带,传达北方局的决定,派黎玉到山东恢复与重建山东党组织,黎玉担任省委书记,其他负责人和工作由黎玉自己酌情办理。
黎玉提出要求,将冀鲁豫边区所属鲁西一带的党组织关系转交山东,自己和特委巡视员刘宴春一起去山东。
黎玉也没有再去天津北方局接受具体指示,因为北方局对山东具体情况一点也不清楚,无必要再去北方局了。
1936年4月,黎玉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告别磁县,途经成安、清丰、大名进入了山东,当晚抵达濮县古云集徐庄。
回到熟悉的徐庄,党支部的同志纷纷前来看黎玉,大家希望黎玉再领导他们向地主豪绅们进行分粮斗争。
黎玉告知他们,自己调到山东来工作了,以后会有人来领导他们的。
翌日清晨,黎玉告别徐庄,登上黄河大堤公路,直向济南府奔去。
在途中,黎玉还遇到两个匪徒,想劫他的自行车,被黎玉机智地给甩掉了。
傍晚,黎玉到达预先约定好的接头地点,济南全福庄小学姚仲明那里。
姚仲明,即姚梦龄,是济南乡村师范的毕业生、全福庄小学教员、地下党员。他热情地招待了黎玉书记。二人畅谈了抗日救国的形势,一见如故。黎玉请姚仲明尽快通知赵健民来接头。
过了两三天,赵健民来了,这是黎玉同他的第二次见面。
黎玉向赵健民传达了北方局的决定,他很高兴地表示拥护:
“从1933年山东省委被破坏以来,失掉与上级党的关系,几年来千方百计找上级党,均未能实现,焦急万分,数年愿望今日得以实现,高兴极了。”
以后,黎玉和赵健民在野外又谈了几次。谈话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党组织情况;
(二)我们的朋友和社会关系的情况;
(三)敌人统治的情况,即韩复榘统治的情况。
党组织的情况
济南市的党组织不仅有济南乡师支部,还有济南高中支部、济南新城兵工厂支部。此外,还有育英中学、第一师范、正谊中学、惠商职业学校等的一些党员以及零星小支部和零星关系。
发挥作用最大的是济南乡师支部,其次是济南高中支部。
济南乡师党支部在赵健民领导之下战胜了敌人的追捕、破坏,保存了党的力量,并且正确地运用了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既发展了群众组织,又掩护了党。
如,他们发动党员通过学生读书会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同学读马列主义和抗日救国的书籍,提高他们的觉悟。
领导这些工作的相继有:赵健民、姚仲明、王文轩、白学光、景晓村、于杰、高启云、刘少傥(刘士侗)等同志。
济南高中支部比济南乡师小一点,负责人是林浩(尹圭璋)、徐运北等同志。
济南兵工厂也保留下来一个工人支部。
在这些支部的基础上,曾组织了济南市委:
市委书记:赵健民
宣传部长:王文轩
组织部长:兵工厂支部的某同志
还成立过山东省临时工委:
书记:刘盛玉
组织部长:赵健民
宣传部长:鹿省三
农民部长:黄仲英
但这是个空架子,没能起到组织作用。
外县还有一些党的关系,如莱芜县委、寿光县、东阿县、单县。鲁北有平原师范、聊城乡师。
这些地方或有支部,或有党员关系。在鲁西北地区还组织过临时特委。但这些地方上的组织力量不强,形不成领导作用。
但是,这些组织和党员是恢复山东党组织的一批宝贵的关系与线索。
朋友和社会关系情况
山东党的朋友和社会关系不多,最著名的有泰安范铭枢老先生和冯玉祥在泰山上的卫队长魏风楼,还有若干山东救国会会员。
济南乡师有左派教职员田佩之、杜云庐、武新宇、钟星帆、杨荆石、王绍洛等,在掩护进步青年,配合党支部开展工作方面起了不小的作用。
敌人的统治
韩复榘经常派警察清查户口,禁止抗日救国宣传,设立了捕共队。
叛徒宋鸣时当捕共队队长。
考虑到全福庄小学情况比较复杂,长期住下去对姚仲明不利,黎玉遂商定离开那里,暂时在北园沃家庄西头路南租了一间房子,俩人一起住在那里。
在此期间,黎玉和健民还研究了干部情况,并同干部见面谈话。
2
重建山东省委
基本上掌握了全面的情况后,黎玉认为重建省委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正式建立山东省委。
坟地里重建省委
大约在1936年五一劳动节,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郊外一个有松柏树的坟地里召开会议,宣告重新成立。
省委书记:黎玉
省委组织部长:赵健民
省委宣传部长:林浩
在会上,黎玉说明了重建山东省委对山东抗日救国运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确定了今后的任务。
省委今后的任务
今后的任务是:坚决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将一切抗日爱国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发展壮大抗日救国运动的力量。
为此,要接受过去省委遭受大破坏的教训,既要小心谨慎地、又要积极地恢复那些与党失掉联系的县委、支部和党员的组织关系和组织生活。
在群众中宣传抗日救国,发展抗日救国会的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的组织。
反对关门主义,注意发展新党员。
巩固党和一切群众团体组织,同时防止敌人破坏。
省委的机关人员要短小精干,选择对党忠实可靠又能脱离生产、愿意为党跑工作的同志到省委机关来工作。
黎玉特别说,赵健民同志在过去的几年里,克服了重重困难,联系了不少的同志,积聚了力量,所以乡师支部的经验可以作为学校支部的典范加以推广。
省委建立之后,迫切的工作是首先物色一批能脱离家庭与学校的干部,担任党的机密工作。
调寿张县乡师支部学生刘懿祥,改名章士劳,担任刻蜡版文印员。
惠商职业学校孙洪担任省内交通。
濮县徐庄的徐宾担任省委与北方局直接联系的交通,往返于济南与天津之间。
济南市委放慢建立
黎玉还决定抓紧挑选一批干部,首先建立各地区特委。
而济南市委则逐步建立,先由赵健民负责兼任,林浩协助联系各学校组织。
建立市委需要怎样的干部?
既要有领导地下工作的经验,又要对革命忠诚、热情,能脱离家庭和职业限制的党员,而当时还挑不出来具备这样条件的同志,所以就放慢一点配备。
黎玉决定,下达通知和文件时,用山东省工委名义,并且尽量口头下达,以便于保密。
反对冒险主义
当时,刘少奇在北方局地下刊物《火线》上连续发表决议和文章,批判和纠正王明左倾路线错误,但尚未点明王明左倾路线,而是以批判立三路线为名,来批王明路线。
当然,也点出了立三路线之后的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等错误倾向。
黎玉就根据这个精神,在济南市组织党内学习,纠正山东工作中的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
黎玉决定,五一国际劳动节不再专门布置庆祝活动,各自在许可的环境下,和群众一起学习抗日救国文献,研究如何解救劳动人民的苦难,停止了过去那样把五一节或其他纪念节日当做冒险主义教徒的礼拜日的做法。也不再搞散发传单、宣言,组织罢工、游行示威等活动。
3
一连串的不幸事件
山东省委建立后,直至发动抗日游击战之前,山东我党一直处在韩复榘白色恐怖统治之下。
各个组织和大多数同志都能细心谨慎地注意掌握秘密工作的原则,遵守秘密工作的纪律,如警惕在接头与会议地点、宿舍、街道有无形迹可疑的敌探、警察及其耳目的尾随等等。
所以,在省委重建后的最初几个月没有出什么问题,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但是,逐渐还是有同志被捕。
姚仲明被捕
姚仲明是黎玉到山东后的接头人。
1936年7月初的一天,和赵健民很熟的房东急急忙忙地来说,有大批警察到村东头你们的朋友董临仪住的那家搜查,象是抓了人,你们赶快躲躲吧。
黎玉和赵健民赶紧沿着菜园出城,在大道旁的一个破厕所蹲下观察动静,果然看到有一群警察。
第二天才知道,是姚仲明被捕了。被捕的原因是,韩复榘的特务队在邮政局查出上海给姚仲明寄来的《救国报》。
姚仲明被捕事件发生后,省委总结了教训。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出现,当即采取了措施:
第一、凡是订《救国报》的同志,赶快采用假名字和地址。邹韬奋办的《大众生活》、《永生》等刊物可在市内书店购买,不要邮购。
第二、进一步发展抗日救国会员,把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人组织在山东抗日救国会内及学生救国会内,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三、在党内要进一步进行秘密工作的检查。
第四、指定专人打听姚仲明同志被拘押的地方,设法营救。
黎玉和赵健民当晚离开驻地,到济南南埠小店去住。这些小店住的大都是从农村来济南打官司的。黎玉和赵健民就也装成来济南打官司的人,分别住在两个小店里。第二天,俩人又换了个小店住。如此三、四天,情况缓和了,二人便离开了这里,想办法再找了一个居住的地方。
济南油印机关被破坏
1936年8月间,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省委在济南的油印机关被警察破坏了。
事情的经过是,章士劳小同志接受搞油印工作任务后,和徐宾同志共住一间房子,身份是来济南投考学校的学生。
这两位同志的来历在前面有介绍。
本来规定白天不准刻印,防备警察查户口。但是,这天下雨,章士劳以为警察不会来查户口,为了尽快地把北方局刊物《火线》印出来,就摆出蜡纸、钢板、油印机工作起来。
突然,警察闯了进来,把北方局的《火线》和省委的地下刊物《山东团结》一并搜出,连同油印机等全部抄走。章士劳和徐宾也被逮捕了。
徐宾哄骗了敌人,被看守所押了20几天后取保释放。他80年代还在空军工作。
章士劳则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才经党营救出狱。
后来,省委在济南乡师又建立了一个秘密印刷室,印刷工作得以迅速恢复。
趁着躲避敌探搜索的机会,黎玉和赵健民去肥城县了解情况。肥城的同志多在民众教育馆工作,馆长是王西城同志。
当时,在民众教育馆做事的还有于一川、董临仪、马馥塘、徐宾等同志,他们大都是从乡村师范毕业后,考进民众教育馆的。
过了几天,黎玉和赵健民就回了济南。
回济南后,黎玉着手分批建立鲁西北地区、鲁东地区、淄博矿区的地方组织。分别调刘宴春、鹿省三、张天民等同志到这些地区去工作。
赵健民则到鲁西南、济宁地区的金乡、单县关系点,去检查和联系工作。
一个更大的不幸发生
赵健民被捕
本文到这里时,朋友们也都看出来了,赵健民是黎玉的左膀右臂,二人几乎形影不离。
1936年9月间,赵健民准备到鲁西南金乡、单县走一趟。他是在在下去之前,和济南一师支部的同志在街上接头时被捕的。
本来,黎玉和赵健民约定,9月20日左右碰头,却没有等到,才知道大事不妙了。
赵健民从拘留所来信,黎玉才知道他是在电灯公司西铜元局大街一带,被韩复榘的捕共队长、叛徒宋鸣时逮捕的。
再后来才知道,是宋鸣时的爪牙、莱芜县的叛徒方春荣在街上认出了赵健民,因而被捕的。
叛徒,遍地的可耻的叛徒。
省委从各方面打听赵健民被关押的地址,计划营救。
省委通过武中奇,去找韩复榘的上尉副官任赞宇。他原系西北军的一个旅长,失业后在韩复榘的部队里混饭吃,韩复榘给他个上尉副官衔。
任赞宇思想进步,赞成抗日。武中奇在西北军时就和任赞宇有过来往,知道任赞宇在韩复榘的军法处看守所有熟人,所以就找任赞宇带他到看守所,把被子、钱和信送给赵健民。
赵健民的被捕,对省委工作影响很大。
有些外地的关系赵健民还没有交给黎玉,由于他的被捕,这些关系又与省委失掉了联系。
一直到七七事变后,营救才逐渐有了效果。
以上这一连串不幸的事件,发生在重建山东省委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遭受到如此重大的损失,使黎玉很难过。
工作缺点
总结经验,是进步的根源。
黎玉检查了自己这4个多月的工作,存在着不少缺点:
第一、对韩复榘的捕共队没有搜集更多的情报,特别是对捕共队长叛徒宋鸣时和他的爪牙没有进行足够的研究分析,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第二、对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的结合情况未进行认真的检查。
例如,姚仲明做全省救国会的工作,用真姓名、真地址订《救国报》,被敌人察觉而被捕。
第三、对秘密工作没有严格要求。
例如,印刷机关与交通住在一起,是不符合秘密工作要求的。
章士劳与徐宾租在一屋,黎玉与赵健民住在一起,虽然是当时找房子困难而采取的临时措施,但这都不符合秘密工作的要求。
加之,所有人又没有职业,得不到社会关系掩护,身份也不适应当时的环境,是很容易暴露的。
新的措施
交朋友
第一,党的秘密文件刻印工作,转移到比较稳妥的济南乡师支部,并决定由景晓村同志负责管理。
第二,济南市的工作由林浩负责。
第三,开辟社会关系,扩大交朋友的工作。
广交朋友才是白区工作的王道。
黎玉利用房东张老太太的儿子张若谷的关系,认识了韩复榘的教育厅长何思源先生。
黎玉又搬到正觉寺大街朝山街曹家巷武中奇家中去。武中奇也是黎玉在张老太太家认识的,他兄弟三人,大哥武迹沧、弟弟武思平,都很好客,爱交朋友,慷慨仗义,好打不平,有爱国主义思想。
武中奇全家,包括其父母对黎玉都很热情,提供了不少方便,还帮助掩护过省委林浩、张霖之等同志。
通过武中奇的关系,黎玉又结交了四、五位可靠的朋友:在银行工作的孙揆一,在省政府财政厅工作的小职员傅亚平等。
武中奇、武思平兄弟俩都参加了泰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
弟弟武思平,1936年冬由黎玉介绍入党,担任山东与延安党中央的交通。
大哥武迹沧,1938年到省委做联络工作,后在胶东遇害牺牲。
武中奇,在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当团长,作战勇敢。解放后,在上海工作,曾受饶漱石诬陷关押了几年。70年代是南京著名的书法家。
傅亚平,在鲁西北聊城地区当游击支队的司令员后,被派到北京做地下工作。
局面稳定下来后,黎玉又开始着手恢复与建立山东各地区党的组织。建立了鲁西北地区特委,调整了菜芜县委,建立了鲁东特委,建立了淄博矿区工委,建立了鲁北地区特委,恢复了胶东特委,
去延安
1937年4月,北方局通知黎玉去延安开会。
黎玉先到西安,经办事处安排到了延安,住在中央招待所。和直南、冀鲁豫边区特委的代表们住在一起。
这时,黎玉才知道是党中央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黎玉人生中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许多著名的红军将领。毛主席和刘少奇还亲自到招待所看望了代表们。
随后,黎玉又参加了党的白区工作会议。
在延安期间,黎玉向中央组织部汇报了山东工作恢复的情况,并要求将直南特委张霖之调山东省委工作。
中央同意了,并指示以后对外不要用山东省工委名义,就称为山东省委。
黎玉离开延安到达西安的第二天,就爆发了七七事变。
回到山东之后,黎玉首先把中央两个会议的精神、毛主席的报告和刘少奇的报告向省委同志作了传达,并进行了讨论。
同时,充实了省委机构:
书记:黎玉
组织部长:张霖之,兼国军工作部
宣传部长:林浩
省委秘书长:景晓村
省委秘书:李均
山东与中央的交通:武思平
接着就是抗战时代的大发展啦!
脱下蓝衫,到游击队去!
倍悦网配资-配资知识网站-股票配资交流平台-深圳十大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