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人都会在网络上分享生活的点滴、感悟,早几年是微博,然后是微信朋友圈,现在变成了小红书、抖音等。
但无论是在哪个网络平台,无论是视频拍摄,还是图文记录,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小圈子”里展示自己。
那么,男人在自己的圈子里展示的是什么呢?又能从他的展示内容里了解到什么呢?来,我们不妨化身“福尔摩斯”,对有好感的异性的圈子进行一次全方位的“侦查”吧。
一、更新频率看性格
现在的年轻人总会说自己是I人,还是E人,意思就是到底是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在朋友圈里,从更新频率就能看出来一个人的性格。
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他们几乎把朋友圈当成备忘录,一天连发很多条,甚至会把同一段话发到各个平台。
只要发布的内容不是和工作相关的需要广而告之的内容,那几乎就能判断出:他的生活相对比较乏味,交际圈相对也比较狭窄。
反过来说,他的表达欲望很强烈,且比较坦荡。
有些人的更新速度是比较慢的,有时候一天一更,有时候好几天一更,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其实,这才是最常见的朋友圈状态。
他没有太过强烈的分享欲望和表达欲望,同样的,也没有刻意隐瞒的心思。
而有些人只在特定的时间更新朋友圈,而这个特定时间大多是生日,各种纪念日等,其余的时间几乎不会发布任何内容。
这类人往往非常注重仪式感,但同样的,他们会特别在意边界感和分寸感,不希望随意将自己的精神世界展示在世人面前。
二、更新时间看作息
在年轻人当中,“夜猫子”是最常见、最普遍的作息时间,所以很多人都会在凌晨时分分享属于自己。
想要和这类人快速拉近关系,联系时间最好定在晚上,因为夜晚对他而言,时更开放自我的时间段。
比较忌讳早上联系,因为早上还没有完全清醒,尤其是很有可能会打扰他的睡眠,让他对你的好感度瞬间下降。
有些男性因为工作朝九晚五的关系,作息很规律,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的时间更倾向于早晨和中午。对这种男性,最佳的联系时间傍晚时分。比较忌讳凌晨联系,因为他们有可能已经入睡了。
有些男性因为工作比较忙,作息并不规律,发布时间也不规律。对这种男性,最佳联系时间是周五晚上和周末。比较忌讳在周一联系,因为周一的他一定非常忙碌。
三、更新内容看喜好
观察朋友圈的重头戏是看内容,也就是看对方的兴趣爱好。我往往把男性的朋友圈分为四个方面:职场大舞台、至死是少年、情绪垃圾桶和时事评论家。
“职场大舞台”其实很好理解,毕竟男性都比较热衷于在朋友圈里立业内精英或职场强人的人设,所以在看到这类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祛魅。
不要幻想着他是影视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西装革履、运筹帷幄的业内精英,给平凡的异性带上超脱实际的滤镜。
有句话说:“男人至死是少年。”如果一个男人更喜欢在朋友圈里公开生活中的娱乐项目,如游戏、电影、聚餐、体育赛事等内容,说明他是一个很直率且比较有童趣的人。
但如果频率过高,说明他是一个玩心很大的人,也是一个娱乐项目比较多的人,优势是这种人很有生活情趣,劣势是在很多时候他会表现出比较幼稚的一面,心不容易定下来。
任何人都会有负面情绪,偶尔在朋友圈里发一条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个人天天把朋友圈当成情绪垃圾桶,相对来说,这个人的情绪管理做得并不到位。
即便在现实生活里,他表现得很绅士、很温和,但骨子里还是会有愤世嫉俗的成分。
很多男性会特别关注新闻,时政要闻、科技进步、军事分析等方面都是他们极为感兴趣的,很频繁地发布与此有关的朋友圈内容,一方面说明他表达欲望比较强烈,另一方面也是在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和格局。
相对来说,这类男性会比较喜欢掌控和评价他人,有一定的大男子主义倾向。
四、内容风格看品味
一个人是否有格局、是否有品味,朋友圈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我把男性的朋友圈内容分为原创抒情类、原创评论类、转发摘抄类和图片视频展示类。
原创抒情类内容较多的男性大多是情感细腻的人,他们性情相对温和,喜欢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并且有强烈的表达欲,是真心愿意把朋友圈当作记录生活点滴的小天地。
原创评论类内容较多的男性大多的比较理智的,在工作方面要么是掌控者,要么是边缘人物,且后者情况居多。性格方面相对执拗,喜欢高谈阔论,属于理论上的巨人。
摘抄类内容较多的男性性格往往很“闷骚”,他们不太愿意在现实生活里直白地展露自己,而是喜欢在朋友圈里通过摘抄来“透露”出自己的小心思。如果有人能够猜到他的所思所想,他会很开心。
图片视频展示类也有所区分,如果是分享美食、风景,说明他是一个很热爱生活的人;如果分享的是心爱的手办、喜欢的球星等,说明他是一个玩心很大的人;如果分享的是自己的宠物,说明他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五、综合看待、认真分析
朋友圈是一个大杂烩,很少有人只发布其中一种内容,大多是各种内容都发一些,但会根据个人喜好偏爱某一方面的内容,这才是最“正常”的状态。已经梳理过对方的朋友圈内容了,那我们又该怎么去分析呢?
首先,发布的频率说明这个人是开放型的,还是自我封闭型的。
如果对方是一个开放型的男性,在和他沟通的时候,就可以用更轻松的语言风格和聊天方式,甚至可以找适当的时机不动声色地“撩”一下,释放自己的女性魅力。
但如果对方是个自我封闭型的人,在聊天之前要事先了解对方的边界临界点和外界的包容度,而不能上来就自来熟地聊天,需要循序渐进。
其次,发布的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筛选出最容易吸引对方的话题。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做过类似的事情,有了心仪的异性之后,会不自觉地去找和他玩得好的朋友打听,对方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朋友圈的作用就等同于这个朋友,他发布的内容越详细,我们就更能知道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还能知道他最近在看什么书、听什么歌,等等。
这时候,我们就能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微信上可以很自然地和对方开展话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最近正在上演某部电视剧,他在朋友圈里发布了自己的观后感,喜欢哪个角色,觉得哪个演员演技出众,你也可以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布一条类似的内容,然后在微信里和他说:“我刚才刷朋友圈,你也在看这部电视剧啊,我也特别喜欢××角色,这个演员演得真好,我现在可喜欢他了,想不到朋友中也有同好啊……”
然后你们就可以借着这部影视作品继续聊下去了,既不显得过分主动,也不会显得特别生硬,还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再次,通过内容的风格判断他的偏好,这里所谓的偏好是风格上的。
比如,有的人特别喜欢王家卫的电影,常常会在朋友圈里配上一些有朦胧美感或破碎感的照片,说一段王家卫电影的经典台词。
至少说明他喜欢王家卫导演制造出来的朦胧的、暧昧的小资情调,继而引申到他一定是情绪感知能力比较好的人,但相对的,也会因为情绪感知能力太好,平日里会偶尔有情绪感伤的时刻。
最麻烦的情况是这个人在朋友圈里设定的是“三日可见”,或者干脆从来都不在朋友圈里发内容,想要管中窥豹都做不到。
如果在各个网络平台里都是如此,就说明这个人内心比较封闭,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封闭自己,想要走进他的内心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并且失败的可能性比较高。
当然,朋友圈里的内容并非绝对真实,有很多人会在朋友圈里“立人设”,假装自己光鲜亮丽、博学多才……通过朋友圈,只能对他增加一些了解、寻找一些共同话题,不要彻底相信朋友圈里展现出来的模样。
倍悦网配资-配资知识网站-股票配资交流平台-深圳十大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